汪天亮 官方网站

http://wangtianliang.zxart.cn/

汪天亮

汪天亮

粉丝:912112

作品总数:1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汪天亮,男,汉族,上海市人。1950年生于上海。1985年 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1989年 结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1992年 结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硕士课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汪天亮当代漆艺术作品展

主    办 : 福建美术家协会   闽江学院

承    办 : 厦门宏宝斋文化艺术公司

策 展 人 : 张 宏 陈春发

展览地点 : 厦门市镇海路72-74号二楼宏宝斋名人艺术会所

展览时间 : 2007 年 3 月 17 日 ---28 日

展出作品 : 共 38 幅作品

介:

汪天亮,男,汉族,上海人。 1950年11月出生。
1985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绘画专业。
1989年结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
现为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校长、闽江学院艺术系主任、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工艺美协学会漆艺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美协理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画院特聘画师。
  汪天亮擅长漆画、剪纸、水墨画等,形式不拘一格。近年来,作为福建漆画艺术的学术带头人,汪天亮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将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相结合,使漆艺从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艺一跃成为走在世界艺术前沿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展览及获奖作品:
1980年漆画作品参加福建工艺美术名家作品赴新加坡展览;
1987年漆画作品参加世界旅游作品展示会;
1991年至1992年作品参加中日漆艺交流展,并选载入《中国日本现代漆艺展作品选》画册;除此,漆画作品《鼠》还为大型画册《福建工艺美术》(《福建大观》系列画册之一)选载;
1994年现代水墨画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收藏;
1995年应台湾中视文化公司邀请出席台北'95文化博览会,海峡两岸传统艺术交流会。其漆画、水墨作品在台湾环岛巡回展出。展出作品
    全部被台湾收藏家收藏;
1996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汪天亮现代水墨画展”,展出后有3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30幅作品被韩国亚洲美术馆收藏;
1996年8月漆画作品参加在日本举办的国际漆艺展,并收入画册;
1996年11月30幅作品为韩国亚洲美术馆收藏;
1997年1月参加当代艺术联展。人民画报1997年第5期专题介绍了汪天亮的艺术成就。同年5月水墨作品获得澳洲翁真如艺术慈善基金会
    主办的第2届“翁真如艺术杯中国水墨画大赛”创作奖,并应邀赴澳洲参加1997国际艺术交流研讨会及中国名家艺术作品邀请展,
    同年7月水墨作品入选'97首届欧洲中国艺术大展。当年,两幅作品为中央电视台收藏;
1997年12月在福州画院举办汪天亮现代艺术展;
1998年2月应日本艺术活动家菊池女士的邀请在东京银座艺术中心参加第11回菊池招待展—汪天亮漆艺展;
1999年4月赴德国举办展览。

获奖情况:

2001年在上海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展金奖;
2002年在福州获福建工艺美术大展金奖,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同年8月在北京获得2002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展
    金奖。

出版及收藏 :

作品曾被国家文化部,中国美术馆,桂林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央电视台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日本,美国,德国,澳洲等重要文化机构收藏。
汪天亮艺术成就已入编世界华人艺术报社所汇编的《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及《中国美术全集现代漆画册》。 其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当代中国美术》,《今日中国美术》,《中国当代美术图录》,出版《汪天亮漆画作品集》,《汪天亮现代水墨书》 《汪天亮漆艺》 等画册。

         

 

“大器”汪天亮: 走在艺术前沿

  毫无疑问,汪天亮是个大气率真有着独特的艺术理念的艺术家。一直以来,他被定义为“做漆的”,这与他的初衷实在是相去甚远。在他看来,这是对艺术家的一种误导。

  “艺术,我做的是纯艺术!漆或者水墨只是媒介……”汪天亮强调道。

  汪天亮的作品始终显示着一种生命的流淌,腾涌,色彩的狂烈律动,结构形式的大胆变化,那每件作品都呈现出生命轨迹,生长之势。仿佛你是置身尘世之外,在看物质转换过程中的一种变化状态。他的水墨画 画,韵律飞动,色块多变,气势磅礴,充满神秘的色彩。尤其是他的漆画,汲取了传统的方法,以抽象形式为媒介,由平面变为半立体、立体,为丰富漆艺的表现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得他对生命、自然有着更加深刻的看法。文革时期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成为他日后成长的财富:少年时的他曾经因为诽谤江青而入狱。 过去蹉跎的经历,让汪天亮悟出了生命存在的价值。于是,他对老子的“无为”思想情有独钟,但绝不是避世的思想,而是选择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即舍弃了“无为”中消极的因素,汲取其中积极的成分。在创作上,他采取的是清静无为,默默耕耘,因为 他信 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哲理;而对于生活,他又是积极向上的,绝不传承老子避世的态度。由此,一幅幅蕴含着薄古厚今色彩的作品,就是在这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创作方式中问世了,引起观者深思并沉醉其中。

      


                              抽象水墨画——纯艺术的召唤

  当西方的抽象艺术还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时,汪天亮已经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抽象化研究。这一时期 ,庄子的道家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他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理解开始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中国水墨画自身所蕴涵的抽象基因被其发现并拓展成国画的新品种 ----抽象水墨画。 他以中国传统“准抽象艺术”书法为媒体,直接切入水墨抽象画,比西方的书法抽象表现主义更依赖和得益于书法。在发挥书法笔墨技巧的同时,将西方的抽象艺术糅合进中国的书画意境,进而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表现手法很多,总体上形成如下特点:

一、发挥书写的自由性,凭藉创作时心律的强弱来控制字体的大小、力度与情趣,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不同作品的情调。在熟练驾驭这种技法后,水墨画创作便得以从拘于字义和役于物象中解放出来,进入来去无碍的自由境界。

二、文字只是一种符号,它可以有序,也可以无序,不必表达文字本身的含义,仅仅作为启动情感的钥匙和发挥方块字点划结构所产生的疏密有致的美感而已。所以文字作为图像构件,被任意排列重迭,可以一层,亦可数层,从而产生绘画性的空间感,并通过墨韵和色调加强耐看度,把传统水墨画的笔情墨趣更大限度和自由自在地发挥出来,这实际上正是水墨画传统的延续与发展。明清文人画已把笔情墨趣上升到审美的主要位置,将它们抽绎出来加以放大,便必然导致抽象化。

三、空白的运用既继承传统书法与水墨画的优点,又有所突破,是一种“惜白如银”的做法。与书画中通常白多黑少相反,文字几乎没有字距与行距,它们拥挤重迭,逼出一些宝贵的缝隙,形成空白的节奏韵律,在黑色或彩色的交响乐和声中闪烁出银色的高音。这是将磨漆画以白点睛的特点移植入水墨画的一种尝试。

四、以文字为图形构件在组合时没有空间限制,画幅可长可宽可大可小,可以书正规形,也可是异形。这些独特的表现手法必然成就其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同时开拓了中国水墨画的新境界。

走在艺术的前沿——对现代漆艺的开拓和创造

  在一个阶段的醉心于对书法符号和现代水墨画的研究之后,汪天亮开始更加关 注自然、人文形态及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正是这样的观念的驱动下,他开始专注于形似混沌的立体漆艺创作。 汪天亮的漆画作品,都很抽象。或以红漆为底,黑漆作画;或以黑漆为底,红漆表现主题。加之镶金嵌银,极尽漆艺的各种传统表现手法。但又通过色彩的浓淡变化。色块多变的表现方式,给人气势磅礴之感。

  他的作品始终显示着一种生命的流淌,腾涌,色彩的狂烈律动,结构形式的大胆变化,那每件作品都呈现出生命轨迹,生长之势。仿佛你是置身尘世之外,在看物质转换过程中的一种变化状态。无论我们把汪天亮的漆艺从色彩、光影、质材、构成做如何审美评判,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汪天亮对漆艺的再创造是个性化的,是对传统漆艺的再延伸,也是对现代漆艺的开拓和创造。
汪天亮将传统漆艺与水墨画、西洋画的表现材质和技法综合运用到漆画创作中,或堆漆凸型,或沥箔罩漆,或镶金嵌银,或水墨勾勒彩绘增色,无所不用其极。
  例如,他的《大器系列》中类似人体的一组漆画作品,用了夸张、抽象、变型的手法,成为一组奇特的艺术造型。 在汪天亮看来,“漆”与“器”谐音,所谓“器”就是能容纳;容得下天下之物,就是“大器”;而作为一门艺术,能容纳古今中外各大绘画艺术门类之长的当数漆艺。《大器系列》进行了在多种立面载体上作画的尝试。在汪天亮看来,漆的艺术一开始便是综合材料的结合,从漆木、漆陶、漆胎以及漆和金属可能的和成功的结合,而且,在传统漆器中,有奁、盒、瓶、屏风、兵器以及鸟兽组合等形形色色的造型,无论是平面、立体、装置组合乃至从实用到精神层面,其文化容量和承载负荷都超出了绘画和雕塑界定的范畴,因此,漆画应该有多种载体和表现形式,而他的《大器系列》便是这一思路的成功尝试。
  一个艺术家首先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这是使他的作品格调区别于一般手工艺人的基本条件。汪天亮先生的作品在这方面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品位和极富个性的表现。凡是读过他作品的人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象。他的作品基本上可分为两个大系列。两大系列的艺术魅力,都表现了他的审美观念和较高的理论修养。早在十多年前,汪天亮先生就开始了在创作上以现代意识的形式语言表现传统文化内涵的尝试。1982年他举办的现代装饰纸刻展览,就是一次有意义的实践。后来,随着认识的深化,他发现,艺术作品的表现材料,其本身就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规定性。艺术创作无论是主题的选择、风格的变化都不可能摆脱物质材料在制作上所带来的特定审美倾向。而如何选择艺术表现的主题,以及用怎样的物质与手段达到表现主题的最佳形式,成了汪天亮先生实现其创作意图的重要基础。这也正是促使他迷上漆艺这一古老又年轻的传统工艺的原因。基于这种认识,他对材料的选择和制作中的创造性,使他的作品风格不同于一般的漆画而自成一家。

  首先,汪天亮 汲取了传统的方法,以抽象形式为媒介,将传统漆艺由平面形式变为立体创作,使漆艺的表现领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创作方法上,可以说早期在抽象水墨画方面的研究为其后来的漆画创作风格奠定了基础。汪天亮将传统漆艺与水墨画、西洋画的表现材质和技法综合运用到漆画创作中, 他的漆画中 ,常揉入中国大写意水墨,书法等,风格独特 。 在创作题材上, 他突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老框架,打破了山水人物、花鸟虫鱼之类的固定程式,使漆艺从传统的手工艺题材上升到了真正的艺术领域,为我国漆艺术的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
  《漆书系列》是他作品的重要部分。这一系列作品题材源于中国传统的书法,正是他酷爱抽象美意境的反映。作品选择具有平面符号化的文字,作为表现主题的媒介,系列的文字造型在不同尺寸的画面中展开,表现了从具象性、装饰性到抽象符号的嬗变。在构图、形式、肌理、色彩等艺术语言的整体处理上,作品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特点,又以独特的形式体现出现代审美毅趣。作品表现的主体文字符号大都用漆堆画而成,在运用了适当的工艺技巧处理后,出现了浮雕感。特殊的材料和对材料的特殊处理,使作品的制作与传统漆艺形成了反差,成功的把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审美的意趣融为一体,并自成一格。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可能满足于单一文化的重复,更不会为一种艺术理论所囿。应该说 ,汪天亮是一个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并将其再创造的人。 在 漆画创作中,汪天亮对漆艺的再创造是个性化的,是对传统漆艺的再延伸,也是对现代漆艺的开拓和创造。 当每一种新的观念以视觉艺术形式出现时,都可能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现代艺术的种类与它们做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归类和论述。汪天亮的漆画作品却很难简单地用既定的西方美学理论所形成的固有模式去套识。他的作品既难形成轰动的市场效应,也不与流行的前卫艺术运动发生任何关系。研读他的作品倒是让人感觉到,他所关注的课题,即如何通过特定的艺术形式达到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和表现。